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国学经典课程虚拟教研室举办“天人关系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主题研讨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0-16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6日,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国学经典课程虚拟教研室交流研讨会在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国学基本精神‘天人关系’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为主题,特邀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内经课程组与本院国学与文献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展开跨学科对话与深度研讨。

19B1B

研讨会由国学经典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冯丽梅主持。她系统阐述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并指出,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土壤,而《黄帝内经》既是中医经典,也是融合古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国学瑰宝。推动两者在教学与研究层面的融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题发言环节,基础医学院内经课程组负责人韩诚以“‘天人关系’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为题,结合《素问》《灵枢》原文,深入阐释了《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他指出,该理论不仅说明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之气,更强调人体的生理节律、病理变化与四时阴阳、日月运行密切关联,从而为中医学“治未病”与“因时制宜”的实践原则奠定了哲学基础。

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王平在交流中高度评价了虚拟教研室的共建机制。她认为,将《内经》教学与国学课程资源整合,是推动中医教育内涵发展的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将促进教学模式从“专业传授”向“文化育人”拓展,实现学科交叉与课程建设的双向赋能。

学院领导班子对本次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并全程参与。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就经典教学、资源共建、课程设计等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融洽,共识广泛。

本次研讨会是国学经典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后续深化教学协作、推动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