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圆满完成了一场为期近两个月、涵盖三轮六环节的“课堂教学研磨提升”专项活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
此次磨课专项活动自2025年3月20日启动,至5月10日结束,全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承担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均参与其中。活动紧密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展开,以“深化课堂改革、促进质量提升”为目标,聚焦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思政融入及教学实效优化。

活动分为三轮有序推进。第一轮为分散打磨(3月23日- 4月13日),包含教研室集体备课与互查互评、分散教学展示与改进两个环节。在集体备课与互查互评环节,教师们围绕课程定位、目标等进行说课,同时严格检查课程大纲、教学设计等教学材料,及时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在教学展示与改进环节,每位教师进行课堂模拟授课,接受同行互评与骨干教师“一对一”指导,针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对表现较弱的教师还安排专项跟踪指导与再次磨课。
第二轮是集中复核(4月14 日- 4月27 日),设有学院示范课与专家听课、问题整改与二次打磨环节。学院遴选优秀教师梁飞老师和柴丹老师进行示范教学,发挥引领作用。督导委员随机听课并填写评分表,重点反馈教学内容创新性、学生互动效果等问题。随后,学院组织整改会议,通报共性问题,教师们据此修改教学设计和课件,督导组跟进听课直至合格。
第三轮为验收提升(4月28日 - 5月10日),涵盖校级督导验收、总结与宣传环节。校督导委员随机抽取课程听课,检查整改效果并填写评分统计表,对未达标教师启动新一轮帮扶。活动结束后,学院全面总结成效,表彰优秀案例,归档各类资料,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报道,为教学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在活动过程中,各教研室积极行动。公共教育教研室针对不同课程多次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心理与伦理教研室通过示范课、一对一辅导等形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国学与文献教研室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环节都进行了细致打磨。
此次磨课专项活动成果丰硕。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更贴合OBE理念,教学方法日益多样,教学基本功显著提升,课程思政融入更加自然。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院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未来的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